中醫

另類療法
“手術還是針灸?抗生素還是草藥?雙管齊下更好。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把古老的醫藥和新科技結合起來治療從感冒到心臟病的一切疾病。”1996年9月的《生活雜志》如是說。古老的療法也稱為另類療法,包括按摩脊柱療法,物理療法,順勢療法和中醫療法,如針灸,推拿和傳統中藥(TCM)。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對這些另類療法的接觸與認識越來越多。政府管理部門與醫療專業人員也更重視,所作的研究也更多。1980年世界健康組織公布了43種可被針灸有效治療的病癥。1993年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曾用過另類療法。西方技術在治療外傷和細菌感染方面效果更明顯,而古老醫藥在治療慢性病,如氣喘方面更為成功。古老醫藥和新科技的結合為向往健康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方案。

傳統中醫
傳統中醫(TCM)在亞洲巳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因此,世界上65%-85%的保健服務被列為“傳統醫藥”也就不足為奇了。傳統中醫背後的哲學是從診斷,治療到保養的機能整體性保健。傳統中醫致力於人體器官功能再造。通過調節人體器官功能的平衡,激活與增強人體自然免疫系統以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多年來,超過5000多種中草藥根據其成份被分門別類,25000種配方被發明,提煉,用於對付各種感染和疾病。這些配方是中草藥的具體組合,它們當中的大多數在幾千年前就被發現了。經驗証明這些組合是必要的,同時也是復雜的,因為有些草藥會抵銷另一些草藥的功效,或者很多草藥需要別的草藥作為催化劑. 大部分的亞洲人對這些草本配方的治療功力從不懷疑。隻是對於如何根據不同的個體,結合綜合癥狀對癥下藥感到困難。傳統中醫針對被治療的個體開立處方,而西醫的預防與治療則是基於對一組人所作試驗的結果。 在過去,傳統中醫的功效主要取決於開立,管理處方的醫生。這些醫生利用其所有的資源,開列一道特別的處方。人體生理學,病理學,病源學,血液,體液,側突通道以及綜合癥狀的變異,所有這些都與疾病的物理表征息息相關。醫生們則根據陰陽,五行,臟腑辯証論治的理論對這些物理表征進行剖析解讀.

現代中醫
多年來中國政府在使中醫現代化的過程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結果,現在的專業人員既研究傳統中醫,又研究現代西醫,以探索中醫的發展。西方科學被用於分析草藥的功能及對各種病癥的治療。傳統中醫與西方科學之間存在的種種差異正在被研究其潛在的協同作用。研究機構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學院及國家癌癥研究所聯合研究中藥的功效以及改進其分類,選擇配方的方法。該研究顯示,中藥在人體器官功能再造及治療慢性病方面功效卓著。 現代診斷技術也用於改善古老的傳統診斷方法。給病人切脈曾經是診斷病情傳統方法。通過現代中醫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把病人脈搏的反應轉化成電磁波。這些電磁波被電腦分析,並显示在屏幕上。這代表了現代科學的準確性與傳統中醫藝術的結合。它為醫療診斷與治療開創了一個新天地。 西方的方法論也使傳統中醫的配方全球化。以前,這些古老的配方開出來以後,就去抓藥,然後拿回家慢慢熬成湯藥服用。這一4小時的過程一天做兩次,而且湯藥的味道不好。現代科技終於把這些草藥的濃縮精華以其自然的狀態分解出來,送到世界各地那些有需要的人們的手中。

人體器官功能再造理論
人體器官功能再造理論是傳統中醫和西方科學方法論的結合。首先,東西方對病理學,癥狀學,臨床治療學的研究給人們帶來了最好的治療。利用西方技術的準確性,確定草藥的準確配方,其功效也得到肯定。人體器官功能的恢復是通過中草藥的功效而達成的。這些配方的草藥在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同時,修復病態的器官。借助現代科技,傳統中醫的功效可通過分析得以論証。一旦治療的功效得以確認,那麼正常的生理代謝便可恢復。
 
傳統中醫的優點
普遍年青的西方醫學從一個非常不一樣的角度去處理人體健康的問題。它是反應性的。癥狀和科學是其根據。西醫檢驗,探測以確定人體內到底哪裡不正常,然後試圖從外部引進通常是人工的,化學的成分以彌補體內的不足。另一方面,傳統中醫會提出為什麼身體為何不能正常工作,並試圖有針對性地用有機草本配方去復原,恢復人體的自然狀態。 例如,西醫認為糖尿病人是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或是缺乏調節其身體制造胰島素數量的能力。所以,他們發明了一種讓糖尿病人通過驗血及注射人工胰島素的方法從外部監控及調節胰臟功能。傳統中醫則致力於恢復人體每個器官的自然平衡及功能。更具體地說,傳統中醫發明出各種配方幫助恢復胰臟,在體內重新產生及調節自然胰島素。 傳統中醫具有很多的優點,它既可很安全地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西藥的補充。 傳統中醫最突出的優點如下:
*幾千年來的分類,試驗,精煉出來的草本配方。
*由於是天然成分,所以很少,通常是沒有副作用。
*針對性的治療。
*不象很多西藥,中藥沒有化學物殘渣。
*治本而不是治標。
*從根本上恢復人體器官功能,從而消除癥狀。
*恢復人體自然免疫系統。
*長效的結果。